Industry News | 广告新闻

中国媒体广告收入持续增长南方都市报10年转型选题首先考虑市场


在中国南方报纸《广州日报》的头版上,看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子。上面是一篇有关当地拳击冠军柳海龙的八卦故事,旁边是一幅柳海龙格斗姿势的巨幅图片和中国电信的一则广告。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广告业专家认为,报纸可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这似乎并不适用于这家中国最大的都市报纸。

中国广告协会(CAA)报刊委员会主任梁勤俭表示:“在危机中,强者甚至会变得更强。那些已成功转型为以商业为导向、同时读者群数量仍在上升的都市报纸将是赢家,对《广州日报》来说尤其如此。”

上述乐观评价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但没人预计中国经济会出现停滞,甚至步入衰退。其结果是,迄今为止广告业整体支出仍保持稳定,明年将继续增长。

法国阳狮集团(Publicis)旗下的媒体广告投放部门实力传播(ZenithOptimedia)预计,2009年全球广告支出将下降0.2%,其中北美市场将收缩5.7%,但预计中国市场的广告支出仍将增长13%。

这将与2008年的水平持平,甚至更高。根据CTR媒介智讯(CTRMediaIntelligence)提供的数据,2008年前10个月,中国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7%,预计全年的增长率将达到12%。CTR媒介智讯是与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合作的一家广告市场研究公司;中央电视台是中国主要的国家电视台,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广告销售商(以收入计)。

2008年报纸的广告收入非常丰厚,前10个月增长逾20%。

尽管2009年不太可能维系这种增长,但业内高管预计,房地产或汽车等遭受重创行业减少的广告收入,将会被销售低价消费品公司的新广告收入替代。

梁勤俭表示:“来自化妆品、医药、保险和电器商品的新广告收入将弥补那些减少的收入。”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詹森•布鲁斯奇科(JasonBrueschke)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许多跨国公司把中国视为2009年相对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许多中国国内的公司认为,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布鲁斯奇科还指出,中国增长迅速的城市中产阶级是让他感到乐观的另一个原因。

许多中国公司努力创建自有品牌,这也推动了广告支出。

上月,中国中央电视台2009年黄金广告时段拍卖创下纪录,已清楚地显示出了这种趋势。

分析师认为,由于中国中央电视台在电视广告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它可能受益于此次危机,因为被迫削减支出的广告客户更重视可以确保获得最大曝光度的媒体。

报纸广告市场也是如此,《人民日报》或《光明日报》等官方报纸对广告客户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它们的发行是受国有企业和党政部门的需求推动的。

但都市报纸,尤其是中国南方的都市报,在过去10年里进行了根本转型。编辑们在选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市场,而不是宣传部门官员的指示。

2009-01-04 13:19:02

三鹿曾投广告阻媒体报道问题奶粉选择短期利益

详细梳理三鹿庭审司法材料,从三鹿贪婪蒙昧的高管团队到恒天然的放纵,一幅百亿级企业一朝崩塌的完整图景得以呈现。其中留给中国商界的反思,远未终结曾经位居中国奶业三强之一的三鹿集团,终于要作彻底告别。伴随三鹿即将破产的消息,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也在2008年最后一天走上了法庭。同时出庭的,还有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王玉良、杭志奇,三鹿集团原奶事业部部长吴聚生等。这次全国聚焦的庭审,勾勒出了一个年销售额达100多亿元的庞然大物,在最高潮时刻突然崩塌的大致路径。
详细>>

观众认为影响电影质量从《非诚勿扰》看植入式广告的前景

冯小刚回归贺岁喜剧的作品《非诚勿扰》上映以来,票房高奏凯歌,迅速突破两亿元,但同时,该片也因存在大量的植入式广告而被观众批评,观众认为这些广告严重影响了电影的质量。 所谓植入式广告,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广告。这类广告隐藏在电影的叙事之中,多数情况下以电影道具的形式出现。比如早先007系列电影之中的宝马车,《变形金刚》中的雪弗兰汽车等,国产片较早出现植入式广告的当属冯小刚作品,比如《一声叹息》、《手机》、《天下无贼》,就出现了银行信用卡、某品牌的润滑油、甚至正在销售的楼盘等。应该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广告并不影响观众对电影故事的理解。而对于商家和电影制片方而言,植入式广告也越来越成为双方看好的一种合作形式。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质量的提高,票房节节攀升,国产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商家越来越看重电影这个平台。同时,相对于电影开始之前大量的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显然要更巧妙一些。植入式广告将商品糅进故事之中,在创意上先胜了一筹,同时又是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电影的宣传,这显然要比抢占观众时间、硬性灌输的广告要强得多,更能得到观众的理解,商家也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来做广告。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植入式广告因弥补了影片拍摄经费的不足,大大降低了高成本影片的投资风险而为制片方所采纳。广告作为影视产业中帮助投资方回笼资金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国际影视界已经是一种普遍做法。据了解,电影《非诚勿扰》已经靠植入广告收回了一半投资。 笔者认为,植入式广告的出现和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国电影产业的运作越来越成熟。投拍高成本大制作的影片,资金问题曾困扰着电影人,而植入式广告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这一点,相信观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观众所反感的是那些生硬突兀的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做得好与不好,则是考验制片方能力的重要因素。将广告巧妙地糅合进情节之中而不影响情节的发展,这才是好的广告,相反,让观众觉得生硬和突兀,游离于情节之外的,就是败笔。《非诚勿扰》中,二者并存,航空公司和汽车的广告都让观众觉得自然和顺畅,某信用卡和房地产的广告则简单生硬。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对于本片中较为生硬的植入式广告心存遗憾,下一次运作时会特别注意加以改进。 植入式广告并没有错。电影制作方也好,广告商也好,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使植入式广告更好地和电影故事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欣赏到纯粹好看的电影,当然,对于其中比较自然顺畅的植入式广告,观众也就爱屋及乌了。 如何看待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专家称“润物无声”看本事 即将上映的冯小刚新片《非诚勿扰》,最近曝光了片中为植入式广告设计的幽默对白。而近期上映的几部影片,如《桃花运》《证人》《爱呼2》以及《女人不坏》,广告身影更是无处不在……一部影片,究竟植入多少广告才算合理?观众能否接受这种电影融资方式?记者采访了部分片商、导演、专家乃至影迷来寻求答案。 “不等于打断”植入式广告热的冷思考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的报告,仅2006年,全国综艺娱乐节目中植入式广告的产值已近10亿元。如果加上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等载体中的植入式广告,这个数字将更大、更惊人。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 新时代的营销专家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它以“润物细无声”的魔力悄然地渗入人心,却让人浑然不觉,而深谙其道的操作者更是利用它赚得钵满盆满不亦乐乎。
详细>>

公交车身广告不能随心所欲明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

长沙公交车辆车身颜色规定为三种,车身广告从内容到颜色与字体都有了明确规定。昨日,市公用事业局透露,22日,该局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城市公交车辆车身颜色和车身广告的通知》,要求即日起,长沙市凡新增和更新的公共汽车必须按《通知》规定的车身颜色执行,凡车身广告到期的车辆必须按《通知》规定的车身广告位置执行。到明年7月1日前,全市所有公共汽车车身颜色和车身广告须按《通知》规定的规范到位。 “公交车辆车身颜色规定为三种,湖南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一种,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为一种,其他7家巴士公司为一种。”市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三种颜色基本搭配为,湖南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车身基准色为白色,配深绿色、浅绿色和淡绿色色带;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车身基准色为白色,配淡绿色(色号与湖南巴士公司有区别)色带;其他7家巴士公司车身基准色为白色,配淡青色带。并且,车辆车身油漆工艺必须为烤漆。 《通知》要求,公交车车身广告字体必须规范,用语文明,颜色必须符合广告颜色规定,不能发布大红、大绿、大黄、大蓝和颜色太深的广告,严禁发布城市管理部门明确禁止发布的广告。且字体长度不得超过40厘米、宽度不得超过30厘米。 此外,《通知》要求车身广告位置为,车身两侧前轮后边缘线以后、两侧车窗玻璃最低位置水平线以下、车身两侧尾部边缘线1米以前为车身广告发布位置;车辆尾部有后引擎盖的,其引擎盖为广告发布位置,无引擎盖的公交车辆,车辆后部挡风玻璃下方250毫米至后保险杠以上及车尾左右两侧250毫米以内为广告发布位置,且广告边缘线必须裁弯取直;车身广告不得影响车辆各种安全设施和各种服务规范标识。除上述位置外,车身外其他任何位置均不能发布广告。 广告内容应健康、文明、规范,制作整洁、美观。商业广告制作发布不得违反广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药品、农药、医疗器械、食品、酒类、化妆品、烟草等特殊商品广告以及医疗广告的发布必须严格遵循有关专门性法规的规定。不得以公共客运车辆为媒体发布不雅观产品或宣扬低俗内容的广告。广告制作的材质必须环保、精美,保持画面不褪色,不鼓泡、不残缺、色泽鲜明整洁,广告张贴平整。严禁使用低劣油漆作为广告制作材料。 市客管处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公共客运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公共汽车车身颜色和广告的督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将及时依法进行查处。
详细>>

MySpace广告收入2009年将继续增长 核心服务仍免费

新闻集团旗下的社交网络MySpace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克里斯·德沃夫(Chris DeWolfe)于当地时间周一表示,尽管经济危机影响到了大型媒体公司的业绩,但是,2009年MySpace的广告收入仍会继续增长。 德沃夫在“路透媒体峰会(Reuters Media Summit)”上表示:“我们的收入和利润已经相当可观。尽管当前经济形势萎靡不振,但是我们仍将保持增长。”在谈到上季度收入实现了18%的同比增长时,德沃夫表示:“除了本应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之外,我们目前还没有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任何影响。目前有很多公司都在将预算从线下媒体转移到在线媒体,这对我们非常有利。”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站点,MySpace允许用户建立个人页面,并在上面撰写文章、发布视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好。该网站通过广告进行盈利,但是对用户则完全免费。 MySpace目前已经成功推出了MyAds项目。该项目使得小企业可以通过特定的渠道向MySpace用户发送广告,广告费为25美元至10000美元不等。德沃夫表示,MyAds的广告主目前已经达到9000家。 尽管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曾经强调,将会大力发展付费注册业务,但是MySpace还是计划保持利用广告盈利并提供免费服务的商业模式。“我们既不会一味追求付费模式,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德沃夫说,“但我们的核心服务将永远免费。” 下调广告收入预期 考虑到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众多网络和媒体分析师纷纷下调了2009年的在线广告收入预期。 当地时间周一早些时候,法国广告商Havas Advertising旗下MPG North America首席运营官史蒂夫·兰扎诺(Steve Lanzano)在“路透媒体峰会”上表示,2009年的美国广告支出将下滑5%~8%。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也在同一天将2008年全美在线广告支出的预期从8月份的249亿美元下调至236亿美元。不过,下调后的数字较2007年仍然增长11.3%。这表明,尽管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广告收入都呈现下滑态势,但是在线广告收入却仍有望继续增长。 广告业的衰退和经济的不断下滑使得互联网公司的身价大幅缩水,因此目前收购初创公司的成本将大幅降低,而德沃夫也从中看到了机会。有些公司半年前的身价还在2亿~2.5亿美元之间,而如今却愿意以2000万~2500万美元将自己出售。最近有些初创公司也开始与德沃夫展开接洽。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拓展一些关键的海外市场,而且音乐业务也存在一定的机会,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锁定任何收购目标。” 德沃夫说。 MySpace CEO:企业将广告预算由线下媒体转向网络媒体 明年广告营收仍会增长 德沃夫在“路透媒体峰会”上表示,“我们的营收和利润已经相当高了,尽管经济不景气,但还会继续增长。除了认为本来应当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外,我们还没有感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许多企业都将广告预算由线下媒体转向网络媒体,这对我们有利。”上一季度MySpace营收同比增长了18%。
详细>>

互联网渠道在移动市场营销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该如何建立运营渠道

既然已经确认互联网渠道今后在移动的市场营销中将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什么样的互联网渠道、如何培育我们的互联网渠道,和在这个渠道上推广什么样的产品。 第一个,互联网渠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目前很难有定论。但是根本上,最后一定是具有大规模用户群的,这个和互联网的规则是一样的。只有高的IP和PV,即高的用户数和访问量,才能有好的影响力和推广效果。目前我们的门户,或是自有业务营销平台,飞信客户端、还有未来的139社区等,都是有这个未来的。 然后,如何推广和培育互联网的渠道呢?现在看来,至少传播、营销、运营、维护、分析这几个方面至少是必须的。 渠道传播,就是引入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和利用互联网资源或自有资源扩大我们渠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更多的用户知晓了解我们的渠道。一个,和合作伙伴网站进行广告(链接)的置换,或是在市场部统购的网站上发布广告链接,其中像QQ、淘宝、百度、搜狐这些重量级的网站,对渠道的迅速大规模传播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一个,是结合目前移动的自有互联网资源推广。比如说自有的门户网站、飞信、手机邮箱等,都可以为渠道的推广提供帮助。或者说,这些也都属于不同类型的互联网渠道,都有着各自的重点用户群……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把这些已经很好的、或者说已经投入了很多资源的互联网渠道,整合起来,经常做一些联合的产品/渠道的推广营销,来把他们打造为互联网渠道群,覆盖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还有呢,就是在一些博客论坛上以曝光等吸引眼球的软性方式来进行推广,眼球经济嘛,自是如此。 营销推广,就是要制造热点,吸引用户在知道了渠道的存在后,来访问我们的渠道,或是来尝试渠道上推广的产品。具体的,按照互联网的规则,热点营销——即突发时间的营销活动和日常节日的有营销活动是必须的——提供和主题相关的业务的营销活动,提供奖品等。一个,是进行的地市的营销。地市把优秀的个性化的业务、产品放在我们的互联网渠道上来,一个解决了地市资源不足难以大规模推广的难题,对于渠道,各地市移动的号召力和个性化的营销活动,必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访问我们的渠道。另一个,就是结合移动自己的渠道优势,进行无线营销。比如短信自带营销广告追尾、对忠实客户进行短信精确营销、地市下发营销活动的彩信周刊、利用WAP PUSH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当然,在渠道上进行产品业务推广时,不能仅靠一个渠道,要进行整合营销,就是在我们的众多互联网渠道上一起推广,这样才可以使受众大大加多,而提高成功率。 渠道运营,这个是一个渠道能否长时间的维持庞大用户群的关键。怎么运营呢?首先要保持热度,建立更新机制。就是说渠道所呈现的产品或业务,要能不断的更新或不断的进行包装,制作不同类型的专题,挖掘他们在不同情形下的所能提供的服务。然后是要维持用户的粘性,还要让渠道具有和用户互动的能力——这在互联网上和容易实现,也是渠道必不可少的功能——允许用户评论、反馈、推荐,提供相应产品的调查问卷,或是允许用户自我制作内容在渠道上分享(UGC),提供用户空间以管理其业务(订购关系),针对用户喜好进行推荐,提供积分机制……这部分的工作无穷无尽。总之,就是希望如果渠道能提供个性化的交互的能力,是最好的。 当然,决定性的部分,是给用户以适合互联网用户群的优质的用户体验,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或业务。渠道登录流程的优化,渠道内容展现的优化(像提供业务的分频道分类展示),渠道上的业务其订购流程的优化,和第三方如有接口还有接口的优化,渠道产品的质量的监控、渠道自身搜索能力的优化(包括提供热门关键字),还有渠道是否有帮助中心和在线客服等等……按互联网规则,用户怎么想我们怎么做,用户体验和用户习惯是第一位的。 渠道维护,这也是重要的工作。因为本来移动在互联网上硬件部分就相对电信劣势——互联互通一直是绝望的问题。我们的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分布在电信、网通的网络侧,要他们来访问移动的互联网渠道,速度慢就是严重的瓶颈。所以,进行网络速度的提高(进行专线建设)、增加系统容量、进行渠道的系统结构优化,对业务提供客服/投诉处理等等事情,任重道远。 渠道分析,毕竟移动的互联网渠道的产生和运用在目前来说并不成熟,所以对所有的渠道访问、传播、营销、运营、维护进行统一的收集、分析、反馈和总结是必须的。积累,也只有积累,才能使我们的互联网渠道的建设工作,越做越好。 最后,移动的互联网渠道上到底应该推什么产品,才能发挥互联网渠道的优势,才能补贴互联网渠道的建设维护费用,或是为移动提供盈利,创造新的蓝海?这个目前来讲,也是很为难的一个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一个,我们的话音服务的推广,随着话音收费的降低和竞争的加剧,随着低付费用户的增长(如农民的市场),可能ARPU值的降低是个趋势。而且,我们的单个营业厅,特别在城市里,现在访问的人流一般很难增加,或是还会减少。这样,我们的实体渠道的盈利,逐渐和渠道本身的维护费用比,可能越来越不占优势。那么,话音品牌的推广,更多的分流到我们的互联网渠道,让移动互联网渠道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降低我们的营销成本,可能是个好的主意——互联网的普及,也已经是趋势啦。 一个,我们的数据业务的推广,目前是没有找到好的推广办法的的。例如139邮箱呀、飞信呀,之前地市公司利用营业厅、进行大规模广告宣传、或是赠送话费让用户开通……但是效果比较差,即便是赠送话费,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送——只好群发短信等方法大规模撒网,而且经常只能换回一次的使用;而这些业务,还是我们认为很好的数据业务。但是,数据业务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息息相关,包括很多业务也是互联网业务在手机上的版本或增加了手机侧的访问、使用、提醒等。所以,依托互联网,进行移动数据业务的推广,应该是事半功倍的。比如说,飞信的推广方法中一个比较有效的是用网吧渠道来冲指标——用户来网吧上网,网吧说服用户开通飞信(如赠送一小时上网时间),然后网吧获得5元酬金……但是如果我们是用互联网渠道来进行这个推广,可能就更简单,还会少些成本。 还有,对于互联网业务的手机侧的增值服务,用互联网渠道来营销推广,应该也是水到渠成的。但是,移动目前好象还没有什么互联网侧的业务——其实这部分的业务和产品,既然移动都已经迈入互联网,就该研发一些。其实,我感觉重复不一定就不行,如果把有前景的互联网服务,我们也拿过来提供,然后增加无线侧的功能复制,那我们就能提供无缝的此类服务(无线+有线),其实也就是带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那么也会抢到很好的市场的哈。 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开始吧。
详细>>

越是信息泛滥的时候 报纸的价值就越能体现

在21世纪,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取信息,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一直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 如果报纸能够提供可以信任的新闻资讯,那么其发行量会上升,这个“发行量”包括网页流量、RSS订阅人数、电子邮件列表订户、手机报纸等,这同样将惠及广告。 最近,美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官方网站宣布,将于明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制作网络版报纸。读到这条消息的人,一定都熟悉这样的镜头: 地铁上、火车上、公交车上,几个认真读报的人,丝毫不介意周围的喧嚣;一个悠闲惬意的午后,泡一杯茶或咖啡,品一份自己喜欢的报纸,一脸的享受与满足……报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从报纸投向网络,当人们手里的报纸换成手机或某种阅读器的时候,报纸将以何种形态生存?目前大多数网络版是免费的,读者如果抛弃印刷版跑到网上,电子版会不会影响印刷版的销量?互联网技术是不是“非营业性技术”或“具有破坏性的技术”? 消亡还是涅槃? 其实早在2007年1月,创刊于1645年的瑞典《国内邮报》已停止发行印刷版,只以网络版的形式出现。很多人担心,它是否已不再是“世界上仍在发行的最古老的报纸”。曾在该报工作20年的主编汉斯·赫尔姆感伤地说:“网络版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报纸了,这种改变将是一场文化的灾难。” 当“版面缩小了一英寸半”的《纽约时报》面世时,《编辑和出版者》杂志高级编辑乔·斯特鲁普也曾发出:“今日缩小,明日消失?”的焦虑。 焦虑早已有之。当网络把铺天盖地的信息极其廉价地推到读者面前时,关于“报纸是否消亡”的争论就一直不断,而传统媒体对网络的青睐让报纸的生存更充满悲情色彩。 此时,传媒大亨默多克站出来了。他在演讲中表示:“与报业‘悲观论’看法不同,我相信报纸发展还将再创新的高峰。在21世纪,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取信息,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一直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 这位生意人以极其诗意的语句表示,传统报纸未来不会走向衰亡,网络将使传统报业“涅槃重生”,数码时代将孕育出拥有庞大市场的全新报业形式,并让订报纸的读者倍增。 他认为,如果报纸能够提供可以信任的新闻资讯,那么其发行量会上升,这个“发行量”包括网页流量、RSS订阅人数、电子邮件列表订户、手机报纸等,这同样将惠及广告。 不变的是核心价值 《纽约时报》的发展似乎印证了他的言论。有数字显示,2007年,纽约时报集团的数字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22%,2008年上半年数字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2.6%,增加了2.6%%,数字纽约时报公司以30%%—40%%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其印刷报纸的发行量并未减少。 在200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被问到纸制《纽约时报》的将来时,其董事会主席和出版人苏兹伯格表示:“我真的不知道五年后《纽约时报》是否还能继续出版发行。事实上,我也不太在意这件事情。” 苏兹伯格表示,他目前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控制和管理好《纽约时报》从传统报纸发行到电子版转变的过程。他表示:“互联网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地方,我们正朝那个方向前进。” 那么,这是一个可以推而广之的案例吗?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民表示,网络技术是否会为纸制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还是一个不断发展探索的阶段,任何结论都还为时过早。 但他强调,报纸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的挖掘、采集、制作和把关等等,而印刷只是其生产流程的一个要素。从长远来看,纸制的形式可能会减少,但这并不表明报纸的形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而新技术本身也不是网络的专利,“很多传统媒体的记者在写作时会从网络上收集信息,会用MSN等通讯工具与人沟通,这说明新技术同样可以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喻国明说。 同时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报纸不管通过什么媒介都应该是收费的,比如美国很多报纸的网络版都不是免费的,而且其网络版的费用远低于订阅纸制的,因为其生产成本要低的多。 “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尝试,”他举例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电子版让边远地区的人们以较低价格阅读浙江日报,而且通过这种渠道,可以获得读者的阅读信息,比如他们喜欢看哪方面内容,哪篇文章受欢迎等等。这些信息对改善纸制媒体的质量有极大好处。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发展确实能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 定制“我的报纸” “越是在信息泛滥的时候,报纸的价值就越能体现。”喻国明认为,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报纸会朝着更为集约的方向发展,服务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说,你可以通过某报纸定制某个评论家的文章,或者你需要的信息。”他举例说。 默多克也认为,当前的挑战是透过报纸品牌,让读者获得个性化新闻,并以他们希望的方式传送。他声称,“要在今日竞争中获胜,报纸再也不能提供‘大小通吃’的新闻,其挑战是利用报纸品牌为读者量身打造新闻”。 个性化服务有赖于技术的不断革新。苏兹伯格曾表示:“为了满足读者对网络新闻发布方式的强烈需求,我们一直在寻找契机和技术依托,将纽约时代周刊独一无二的新闻内容提供给更多读者。” 2006年,《纽约时报》公司与微软合作推出时报阅读器TimesReader。这是一款基于PC的获取新闻的软件,用户在缴纳165美元的年费或者15.95美元的包月费后,无论在线还是离线,都可以读到最近几天发生的各类新闻,还可获得时报精选、付费填字游戏以及其他各类特色服务。“这是报纸与网络媒体互动合作的重要一步。”苏兹伯格说。 相关链接 今年7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首次公布了对全国335份数字报纸的测评报告。自2006年2月全国第一张数字报《浙江日报》数字报诞生起,到目前,全国已经有33家报业集团,300多家报社,500多份报纸出版发行数字报。 测试报告结论显示:八成多媒体数字报纸导航功能完备;近四成多媒体数字报纸不具备简单检索功能;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更新周期与纸质报纸一致;半数以上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近半数多媒体数字报纸用户控制功能设置不完善;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化;1/3多媒体数字报纸读者交互功能差,不太重视与读者的沟通;尚无多媒体数字报纸采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仅有4%%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为付费浏览,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
详细>>

严如泰山屹立 宽若春风化雨——山东宽严相济推动广告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广告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多元发展和持续发展四个阶段。截至2007年底,全省广告经营单位已达9500余户,从业人员7.6万人,经营额近7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山东省广告业已形成以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广告公司为骨干,以高效畅通的媒介传播网络为支撑,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广告促销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广告业成为促进山东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重要产业。 突出重点 齐抓共管 30年来,伴随广告业的发展和国家相关广告管理法规的逐步完善,山东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优化广告市场发展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山东省工商系统针对广告市场突出问题,按照标本兼治、打防并重的方针,在全省广泛开展了广告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广告市场秩序。 在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中,山东省工商系统突出重点,紧紧抓住防范、查处、曝光三个关键环节,注重制度创新,逐步探索建立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违法广告公告、广告市场主体退出、广告信用监管等多项制度,广告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道路。同时,全省工商系统积极畅通群众举报投诉网络,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广告市场综合治理机制。 今年以来,山东省工商局在广告监管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广告监测、联合公告、信用评价、市场退出、责任追究“六项制度”。通过积极实施“六项制度”,全省广告违法率大幅下降,其中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广告违法率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回落了30个百分点。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此,山东省工商局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及联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单位广告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实现了监管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增强了广告监管的合力和实效。 广告监测是工商机关维护广告市场秩序、监控广告市场动态的重要手段。通过30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山东省已建立了省、市、县(市、区)三级广告监测网络,坚持定期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实现了对虚假违法广告早发现、早提醒、早整改。今年,省工商局已组织4次对全省重点媒体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5类广告的监测检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工商机关共监测各类广告50余万条次,在监控广告发布动态,提高监管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领先 机制评价 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发布违法广告提示,对于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山东省工商局先后将30多个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例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山东省各级工商机关还逐步建立了广告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定期向社会公示企业守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与此同时,工商机关根据企业违法性质,依法分别给予企业责令整改、行政告诫、行政处罚、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停止广告经营业务和取消广告经营资格等处罚。对违法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广告主体,依法暂停、停止其广告业务,完善了市场退出机制。 在广告违法主体责任追究方面,山东省工商局与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发布相关规定,对不履行广告审查义务,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广告发布者以及发布单位的广告审查员和部门负责人追究责任。 为提高广告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山东省工商局不断创新监管方式,逐步推行了行政指导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和行政处罚案后回访制等制度,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模式转变 促进发展 在日常执法中,山东省工商系统坚持疏导与查处相结合,区别运用不同手段,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的监管模式转变、从“事后监管”为主向“事前指导”转变,通过实行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建议、行政调解、信息发布等制度,引导监管相对人守法经营,督促其改正违法行为。 近年来,山东省工商局连续******了《关于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全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条件和广告业企业资质认定条件有所放宽。 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自1989年起 ,山东省工商局先后组织了12届“山东优秀广告作品评选”、9届“山东省‘学院杯’青年广告设计大奖赛”、7届“山东省广告人书画作品展评”,并于今年结合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召开举办了广告创意大赛,促进了全省广告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提高。同时,省工商局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广告行业重信誉、创优质服务”活动、“讲诚信、打虚假、促自律,规范广告发布行为”争创活动,提升了广告经营者的进取意识、自律意识和守法意识。 实践证明,在规范中发展,广告业才能快速增长;在发展中规范,广告业才能革除弊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省工商局将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广告业发展和加强广告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注重制度创新,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切实保障广告业健康发展。
详细>>

网络巨头回购额超10亿美元互联网未来向好

2月17日,百度宣布将在2009年回购2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这是继在海外上市的盛大、网易、腾讯、新浪等公司回购后又一家现金流充沛的互联网企业所作出的回购措施。据初步统计,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回购股票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这在互联网评论人士刘兴亮看来,互联网巨头是因为对中国互联网业的前途充满信心,才会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回购股票行动。 巨头回购总额已超10亿美元 12月17日,百度宣布,该公司在12月16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在2009年年底前回购最多2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美国时间12月11日,新浪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总额最高达1亿美元的新浪普通股,回购将通过公开市场收购或场外协商交易等方式进行。 12月15日,腾讯申报回购17.98万股公司股票,这已经是腾讯第二次申报回购股票。12月1日,腾讯申报回购11.3万股公司股票,涉资482万港元。同样在12月15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回购股票80万股,总金额约434万港元。阿里巴巴曾于11月11日获董事会批准一项回购总值达20亿港元的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上述企业宣布的回购计划,加上9、10月在香港联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一批企业将进行的回购,初步统计中国互联网企业目前的回购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 刘兴亮对记者表示,由于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上述公司的股票或多或少都显出了颓势,这次大规模的回购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力挽股价颓势,通过传递公司的信息以稳定公司的股价;其次是为了加强市值管理。这也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有意识和主动地运用多种科学、合法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第三是为了“取悦”机构投资者、为未来再融资做铺垫;第四是在特殊时期打造公司负责任的形象;第五,回购股票可以减少流通股份,提高公司每股资产盈利能力,从而缓解在股价超跌时来自机构投资者的压力。 互联网广告前景诱人 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于今年10月发布报告预测,中国互联网广告在2009年的增幅将达到40%,市场规模也将增至52亿美元。易观国际分析师李智指出,2007年国内互联网广告规模只有131亿元,仅占整个广告行业的10.6%,广告主如果需要通过缩减支出“过冬”的话,首先选择缩减的是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的支出,广告主会到性价比比较高的互联网上投放广告。 一些外媒也表示看好中国互联网广告的前景。12月11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最近几年以来,互联网广告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渐增,而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有可能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原因是广告主在寻找更实惠的方式来推广自己产品,互联网广告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知名评论人士洪波对中国互联网广告前景也抱乐观态度:“一些行业在加大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比如零售与服务、金融、快消品等。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广告主可能会收紧品牌广告的支出,转向促销型广告。价格低廉、效果可衡量的互联网广告可能更受广告主青睐。另外,由于很多出口企业转而开拓内销市场,也会增加广告主的数量。整体上看,互联网广告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中国互联网明天被看好 快速增长的网民数量和风投市场也是人们对互联网的前景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到11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9亿,中国网民中宽带接入的比例超过80%,中国已全面进入宽带网络时代。 清科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1月30日,今年共有48只投资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 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资金581.25亿元,比去年全年募资额高出63.3%;风投方面也创出历史新高,前11月共有76家中外创投机构新募集110只基金,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达70.81亿美元——新募基金数较去年全年增加了89.7%,新募资金较去年全年增加了29.1%;今年前11个月,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503起投资案例,较去年全年增加14.3%,投资金额则逼近40亿美元大关。 可以说,金融危机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带来的商机大于危机。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在华跨国IT企业趋于谨慎,在人才招募方面也变得保守,有些企业甚至暂停招聘,给中国互联网企业网罗更多更优秀人才带来良机。以网络游戏这一领先于欧美的商业模式为例,国人可以发现、采用世界领先的商业模式,获得很好的商业机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扩大内需。
详细>>


添加微信 联系我们

BUILDING | 品牌设计

• 现有品牌诊断
• 品牌全方位分析
• 品牌重新定位
• 品牌设计
• 设计印刷执行

KEEPING | 广告执行

• 年度广告服务
• 各类广告制作
• 户外媒介发布
• 品牌宣传广告执行
• 商务活动策划

CONTACT | 联系我们

中国昆山市黑龙江北路169号
  • 凯悦花园30栋220室
  • Room 220, Building 30, Hyatt Garden,
    169 Heilongjiang Road, Kunshan, China
Tel: 0512-57572076 / 57552681

PHP Warning: PHP Startup: in Unknown on line 0 PHP Warning: PHP Startup: in Unknown on line 0